鋰電池隔膜作為電池四大核心組件之一,其性能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量、循環壽命及安全性。隔膜需同時滿足七大核心要求:電子絕緣性、孔徑與孔隙率優化、耐電解液腐蝕、浸潤性、力學強度、空間穩定性及熱關斷保護。當前主流材料為聚烯烴多孔膜,通過干法與濕法工藝形成微孔結構,其中濕法隔膜因輕薄高孔隙率成為高端動力電池首選,而干法則憑借成本優勢主導儲能市場。


部企業競爭格局

恩捷股份(濕法龍頭)

全球市場份額第一,2024年濕法隔膜產能達110億平方米,干法在建10億平。海外布局覆蓋匈牙利、美國、馬來西亞,規劃總產能超30億平方米。盡管2024年因庫存減值首次虧損,但其技術儲備與全球化能力仍具優勢。


星源材質(干濕法并行)
國內干法隔膜龍頭,2024年出貨量40億平方米,全球排名第二。同步布局濕法與涂覆技術,客戶包括寧德時代、比亞迪及LG化學。馬來西亞20億平濕法基地建設中,目標2027年總產能達160億平方米。


河北金力(濕法黑馬)
專精濕法隔膜,2024年產能28.5億平方米,躍居行業前三。采用熱致相分離工藝,產品對標國際標準,客戶涵蓋比亞迪、寧德時代。規劃產能85億平方米,瞄準高端市場。


中材科技(綜合型國企)
央企背景,濕法產能60億平方米,2024年市場份額降至第四。依托中建材資源,技術覆蓋高性能濕法及涂覆領域,基地遍布山東、湖南等地,計劃2025年產能達70億平方米。


璞泰來(涂覆領域第一)
涂覆隔膜產能超80億平方米,與寧德時代深度綁定。基膜產能逐步擴張,2025年規劃達13.6億平方米,技術覆蓋PVDF、芳綸等新型材料,主攻高端動力電池市場。


其他企業特色化發展

  • 中興新材:干法隔膜龍頭,現有產能15億平,規劃20億平,聚焦深圳、武漢基地,產品覆蓋基膜與涂覆。

  • 惠強新材:三層共擠隔膜技術領先,2024年產能20億平,主攻儲能與動力電池市場。

  • 滄州明珠:干濕法雙線并行,產能18.9億平,技術對標日本旭化成,孔徑均勻性行業領先。


行業趨勢與挑戰

技術升級:涂覆技術向芳綸、硫化物等方向演進,提升耐高溫性能;復合膜成為動力電池新方向。

全球化競爭:恩捷、星源等加速東南亞、歐洲建廠,規避貿易壁壘并貼近客戶。

價格壓力:2024年行業產能利用率僅50-55%,前五企業占據超70%份額,中小企業面臨淘汰。

政策驅動:中國《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》強化隔膜性能要求,推動行業向高安全、長壽命方向發展。


隨著新能源汽車與儲能需求爆發,預計2025年中國隔膜出貨量將達267億平方米,濕法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8%。企業需在技術迭代、成本控制與全球化布局中尋求平衡,方能在產能過剩與技術革新的雙重挑戰中突圍。